主页/ 五百罗汉/ 文章正文

五百罗汉历史传说

导读:五百罗汉,一般指佛释迦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首。至于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的记载。...

关于多罗汉的来历,除了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之说外,还有说为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的。在《贤愚经》、《报恩经》等经中,另有种种说法。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中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贤愚经》卷十三和《经律异相》卷四十八记载,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声音,欢喜异常,便飞落下来听佛说法。

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由来

五百罗汉,本意为阿罗汉,是梵文Arhat的音译。五百罗汉原意本指修行佛教的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后来演化泛指修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常见的,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舍利弗问经》中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诸如此类说法甚多。

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由来

而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由来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