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网
大悲咒全文网
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
主页/ 其他因果故事/ 文章正文

佛法中的常见问题(三)

导读:佛法中的常见问题(三)释迦牟尼佛一,有些贪官为什么喜欢烧香拜佛?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很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些贪官既然拿了不义之财,当然就怕出事。他们根本就不是信佛教,而是见神就拜,烧香拜神拜佛是求心...
佛法中的常见问题(三)

释迦牟尼佛

一,有些贪官为什么喜欢烧香拜佛?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很有必要解释一下。

这些贪官既然拿了不义之财,当然就怕出事。他们根本就不是信佛教,而是见神就拜,烧香拜神拜佛是求心理安慰,这与信仰无关。

再说了,若存心不正,拜佛何益?若要佛菩萨帮助,至少自心也要与佛菩萨的慈悲心相应才行,柔软善良的心中才可种下福报的种子。

真心信佛的人,是深信因果的,这种不义之财绝对不敢要。国内出过那么多贪官,我没听说有一个真正的佛门弟子。

佛门弟子是要在佛前由出家人举行正式的皈依仪式的,就如加入一个党派必须举行宣誓仪式一样,不是哪天想起来去上个香就是佛门弟子。

二,为什么有些信佛的人品行并不好?

佛教是佛的教肓。但凡教肓,都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信了佛就一夜之间变成圣人。那些人要是不信佛,可能更自私、品行更不好,信佛对他们多少有点约束与改变。

任何一块良田中,既有稻穗也有杂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佛门之中也不例外。佛门根植于人世,不可能不受世间的影响。但长时间有佛教观念的熏陶,有戒律的要求,总体还是比一般世俗生活的群体更有自我约束力一点。按律修行的正法道场很多,持戒严净的出家人也有很多。

三,.信佛是不孝吗?

佛门弟子分为在家弟子与出家僧人。

在家弟子指在佛前由出家人主持受过皈依仪式,并且过世俗生活的人。对于在家弟子而言,如果不孝父母,那连来世做人的资格都很难具备,更勿论于佛法有所成就了,这在佛教经典里是反复强调的。

要出家必须经父母同意。出家人将对一家之爱升华为对所有众生的慈悲,以佛陀的教导广度众生,将众生救出生死轮回之苦海,达涅槃彼岸。生生世世中,无数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友,而出家修行,就有了度这些过去世和现世的父母亲友的更好条件。

佛门里常常把孝顺分为三种:小孝,中孝,大孝。小孝就是在生活上孝敬父母、给父母以物质和精神上的照顾,让父母衣食无忧;中孝就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为父母脸上增光;还有一种是大孝,是佛门的大孝,就是将父母救出生死轮回。因为我们出家了,不仅是报现生的一世父母的恩,而是要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报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把父母度出三界,让他们得究竟之解脱。

四,佛教如何看待植物?

动物是有情众生,植物属于无情类。

有情众生是有知觉与情感的,有自我意识的,知道痛苦与恐惧、害怕死亡。将心比心,所以佛教有不杀生的戒律,此戒律是要求受过戒的佛门弟子的。而不食肉是为了不助长杀业、也是不忍食,是出于慈悲心。对一般的在家弟子而言,可以选择吃肉、也可以不吃肉,这也是一种自愿行为。只有极个别的在家戒律有吃素的要求,但所有的佛教戒律都是自愿受持的,这些戒律对一般大众及没受戒的人,没有任何约束和要求。

植物是无情类,即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感知。但毕竟蕴藏生机,所以《楞严经》上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走路的时候都要尽量不踩上草,这反映了对一切有生机的东西的不忍之心。但佛门弟子同样要生存,需要借助这个身体来修证佛法,两样比较的话,当然只能提倡食用植物而不食用动物了。

五,佛教悲观吗?

佛教舍弃的是短暂虚无的享受,追求的是永恒的归宿,同样是积极的,只不过与世俗的追求不一样而已。君不见大部分僧人远离红尘,一辈子过着那种极为简单、清净、勤苦的生活;甚至许多出家人为了求道,或数年单独在深山中苦修,或一步一拜千里朝山,或闭关数月乃至数年,历种种苦行而求道,因为与世俗观念相异,故常被误解

。现在陕西终南山深处就有很多出家人单独住在茅草蓬里或山岩下苦修,我的皈依师父就曾在终南山的山洞闭关十年。出家人能舍弃世间种种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那种简单的、无求无欲的生活,这本身就需要很强的毅力。如果不是强大的精神信仰的支持,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六,敬佛菩萨像是偶像崇拜吗?

佛本无相,但要求普通人理解这个概念就很难。人总是愿意相信实实在在能见能闻的,造像是为了度众生,向普通人形象地表达佛教的意义。正如一个国家有国徽国旗等象征物,佛像寺塔等就是佛法住世的象征。

七,佛教不问世事吗?

大乘佛教讲究自度与度人,众生苦难,我当安之。入山修行也是学习度人的本领,大乘佛教要求佛弟子以广度众生为大愿。

如果跟佛门稍有接触,就会发现佛教中教化方面的免费读物、免费光盘很多;僧人到处讲经说法,寺院经常举办各种法会、短期学佛活动、以各种方式宣扬佛的教化,这些都是佛教广度众生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许多灾难面前,都有寺院与信佛人士积极参与的慈善行为。佛教鼓励一切公益善行、孝心、慈悲心,在许多慈善活动中,有佛教观念的人士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唐宋至清末的慈善事业中,大部分都是寺院或佛教人士经办的。现代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人群,佛门弟子同样占相当高比例。

八,佛菩萨为什么要受人供养?

根据因果律,凡施舍者必得相应的回报。施舍的对象心越清净、或者越需要,则回报越大。佛门是清净之地,回报自然大。又因为佛教是导人向善的,对佛门的布施让佛教能存于世,这等于是帮助很多人走向善的道路,相应地就会得到善境的回报。

佛菩萨早已超越三界之外,哪里还需要食物与香火?上供一方面是弟子对老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只是众人自求的一个增加福报的路径。

九,佛教提倡的行善都有目的、求回报的吗?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行善就有善的回报,这个是客观事实。但有目的的行善回报相对小一点,出于怜悯心或崇敬心的行善回报更大。到了不求回报的行善是更高境界,《金刚经》说行菩萨道者,应不住相布施。人的本性总是自私的,从世俗到崇高再到无所执求,有个循序渐进的阶次,不可能要求人人一开始就做圣人。

施舍的过程就是个逐步放开心量的过程,心量大了,自我执着(自私观念)就逐步轻了,这也是个修行的过程。所以《金刚经》讲修菩萨道,开篇就说布施。

度人要针对各人的根性,对上根利智之人,讲禅机、讲顿悟、讲解脱之道;对村夫农妇、小脚老太太,当然只能先从因果祸福讲起了。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求解脱得解脱之路,求福报得福报之路,弱水三千,各取自己需要的那一瓢。这个求,也是要靠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十,佛教宗派众多,是否教义不一?

佛经上说学佛途径有八万四千法门,此极言其多。各种修行的路径不同,但条条路径皆指向解脱。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所以选择修行的路径各别。比如爬山,一般人走大路,熟悉的人抄捷径,体力好身手敏捷的人攀崖而上,还可以坐车、骑马、坐索道,方法不同,目的一样。

同理,于学佛而言,悟性极高的人,就适合修禅宗,稍加点拨即可悟道;善于思辩、文化程度较高者可学唯识等,其中的哲学意义极为深远;生在东南亚国家,可学南传的内观的禅修;生在藏地,就依当地学佛环境学习密宗;至于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念佛法门比较简单、比较保险,自己能力有限,借助佛力则更易于成就。